文化创意学院是潍坊职业学院最具艺术特色、重点发展的二级学院,设有环境艺术设计、学前教育、动漫制作技术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、广告艺术设计、体育运营与管理等8个高职专业,在校生3200余人。
专业建设:数字媒体艺术设计、环境艺术设计、动漫制作技术、广告艺术设计4个专业组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群,获评潍坊市高水平专业群。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群创新实施“一室一站双课堂”教学模式,将校内学习环境职场化,将装修工地、动漫制作公司、布展现场作为校外课堂现场实习实训,实现“做中教、做中学”;学前教育专业实施“校园互融 双元共育”人才培养模式,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,建立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。在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水平考核中,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排名全省第一,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排名全省第三。成功承办两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艺术设计赛项、三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技能训练协作组比赛。建有国家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门、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,山东省级精品课程2门;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、山东省教学成果奖3项、省市级优秀成果奖30余项,立项省市级课题50余项。主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3本,获评“十四五”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本,公开发表论文130多篇。
教学团队建设:“外引内培”建立了专兼结合的技能型教学团队,建成一支教育理念新、政治意识强、教学水平高、专兼结合的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。现有专任教师104人,其中教授、副教授26人,博士2人,硕士学位教师81人,“双师型”教师达到90%以上。企业兼职教师队伍72人。拥有齐鲁名师1人,20多人获省、市级“优秀教师”“优秀教育工作者”和“教学能手”“富民兴鲁”劳动奖章、“潍坊先进工作者”等荣誉称号。教师获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大赛室内装饰设计师赛项一等奖;微课作品《一枝一叶总关情——郑板桥》入选教育部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“一校一金句”网络微课;青年教师荣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、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,并以第二名的成绩获推参加国赛;首届山东省高校心理教师教学技能展示与观摩活动获一等奖;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。教学团队获评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;教师团队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三等奖。
人才培养:注重人文教育、创新创业,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。结合专业学习,定期开展艺术设计、手工制作、音乐舞蹈方面的技能展示、汇报演出。在校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100%;学生获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、山东省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等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60余项。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8%以上。学生在山东省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荣获金奖;2023年师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三等奖,省赛获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3项;2024年学生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三等奖,第18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国赛一等奖4项、二等奖6项、三等奖18项。
实训条件建设:校内建有艺术创意中心、幼儿园模拟、建筑环境检测、装饰材料与工艺、手绘动画、数字媒体交互设计、广告艺术设计、VR拓展实训室、玩教具制作、奥尔夫音乐、影视后期制作等45个实训室。建有5个专业形体房,200多间专业琴房,共200多架钢琴、电钢琴。建成潍坊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,充分满足师生实习实训教学需求。与企业合作建有虚拟现实工作室、3D打印工作室、环境检测工作室。校外建有青州、太行山、九仙山3个写生实训基地,30多家合作企业岗位技能实训基地,校企合作共建十余处教师工作站和工地课堂。校企共建校内“现代服务业产业实习实训基地”,校内实训基地即企业实践职场,重点从共建项目、共享师资、共育学生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,实行“项目+实践+育人”创新合作模式。
校园文化品牌建设:建成潍坊传统技艺传承基地、“齐鲁文化(潍坊)非遗文创研究中心”、潍坊非遗版本馆,聘任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,成立了潍坊风筝、杨家埠木版年画、高密泥塑、剪纸等技艺传承工作室。“风筝”项目入选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。学院入选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。校企共建潍职•华晨文创产品研发中心,研发与推广潍坊职业学院文化创意产品,校企共创潍职文创品牌。典型案例《潍坊地方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》获评山东省“非遗进校园”优秀实践案例。